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取决于所采用的计量模式,即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以下是两种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成本模式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存货相关科目(如库存商品)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借可贷)```
#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综合收益(倒挤,贷差)```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存货跌价准备贷:开发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借差)```
注意事项
当从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时,之前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当期的其他业务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在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应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以上会计分录遵循了会计原则,并体现了资产价值变动的处理。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