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外取烦冤”的出处是哪里
“逐外取烦冤”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康定中予过洛桥墩南得诗两句於今三十二年矣》。
“逐外取烦冤”全诗
《康定中予过洛桥墩南得诗两句於今三十二年矣》
宋代 司马光
流尘集宝鉴,尘昏鉴不昏。
织泥落清水,泥浑非水浑。
人能辨二物,相与自忘言。
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论。
无为舍其内,逐外取烦冤。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原题】:
康定中予过洛桥墩南得诗两句於今三十二年矣再过其处足成一章宝鉴贻开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