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布谷鸟的特点

布谷鸟的特点

布谷鸟的特点

布谷鸟(学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杜鹃科杜鹃属的一种鸟类,具有以下特点:

1. 体型与外观 :

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为细长。

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

脚有四趾,其中二趾向前,二趾向后。

尾巴修长且略微上翘,尾羽黑褐色并带有白色端点。

2. 飞行与叫声

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振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

叫声宏亮,具有特点的四声一度,类似“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

3. 繁殖习性 :

极端的寄生性,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而是将卵产于其他鸟巢中,由义亲代孵代养。

通常在一个巢中只产一枚蛋,并会迅速叼走其他母鸟的卵,以确保自己的后代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4. 食性与生态作用 :

主要以昆虫为食,如松毛虫、舞毒蛾、松针枯叶蛾等,对农林业有益。

是益鸟,帮助控制害虫数量。

5. 迁徙习性 :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旅鸟。

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6. 分布与栖息地 :

分布在中国、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等地区。

常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

布谷鸟因其独特的繁殖行为和叫声,在人类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但它们的寄生性在自然界中引起了一些争议。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布谷鸟的叫声有哪些具体特点?

布谷鸟如何影响当地生态系统?

哪些地区盛产布谷鸟?